《贵州饮食文化研究》 ——在美食中讲好贵州故事
作者:溪山融媒中心生记者 兰泽州
课程介绍:《贵州饮食文化研究》是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开设的个性选修课程,由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实验室主任晏智主讲,通过对贵州饮食文化的探索,在味蕾刺激和文化熏陶之中,讲好新时代贵州故事。
本报讯(溪山融媒中心学生记者 兰泽州)“大家七个人一组坐在一起。”《贵州饮食文化研究》主讲老师晏智在教室里正招呼着同学们坐下。
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和讨论声中,晏智的《贵州饮食文化研究》开始了第一堂线下课。因为之前网上教学的时候,晏智跟同学们说会带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所以同学们热情都很是高涨。
“《贵州饮食文化研究》是每周2 节课, 32 学时。这个学期只面向旅游管理专业的 2019级、2020 级开课,有 60 名学生,其中有中国学生 43 人、留学生 17 人。”晏智对于这门课可谓是十分上心,这门课程本身是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的个性选修课程,晏智便凭借着自己对贵州文化的喜爱,主动申请来教授这门课程。“因为我自己就是贵州人,平时喜欢学习一些贵州的文化知识,特别是希望更多的贵州学生和省外学生能够认识贵州、了解贵州,所以在这门课程没有老师的时候,我便主动申请接下了。”晏智解释道。
《礼记》记载:“教学相长也。”为了上好这门课,晏智专门抽时间观看了《中国食辣史》《贵州风味家常菜》《味道贵州》等专业书籍和《饮食文化十三讲》《食品文化简论》等教学教材,从中抽丝剥茧、博纳众长。在课堂上,晏智总能引经据典,大到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奇闻逸事,小到寻常人家的柴米油盐,他都能信手拈来,让同学们不仅能吃自己的“食物教材”吃得津津有味,更能听自己的“精神食粮”听得津津有味。
故事在美食之中讲述,美食在故事之中传承,在这门特殊的课程上,对于学生们而言就像是匆忙的大学生活中的一个“减速地带”,学生们在此找到了“慢下来”的乐趣。
“我们第一次线下课,晏老师带来了亲手做的辣子鸡,就是家常菜的味道,非常好吃,我们也是第一次见到可以光明正大吃东西的课,所以很兴奋。每周都期待老师会带什么给我们吃或者会给我们介绍什么。”旅游管理专业的罗庆霞说,“听晏老师讲解《贵州饮食文化研究》,感觉学到了很多。我们都是以轻松愉悦的心态去学习,这样不仅能了解文化知识,还品尝到了很多贵州特色美食。”
当谈起对同学们的希望时,晏智说:“我希望上这门课的同学能够对《贵州饮食文化研究》有一个相对全面而专业的认知,希望在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能够言之有物,能够成为贵州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传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