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芸 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教授:
激活贵州屯堡农业文化遗产
曾芸
贵州屯堡作为军事移民社会的重要遗产,至今仍保持较完整的历史记忆与稻作文化传统,安顺屯堡农业系统也被列入“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守护农业文化遗产,关乎未来,意义深远。保护和利用的前提是认清传统屯堡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并以此为基础探寻其发展的新路径。
文化叙事视角寻找屯堡农业文化遗产的演进逻辑。600多年来,屯堡所在地区耕地养育的肥沃与产出,基本没有断档,田坝区与交通线区域种粮结构互补性存续,是当下中国难以寻找的农耕社会内在型构的典型。通过历史文脉和文化叙事的重新梳理,把农业文化遗产内在的关联呈现出来,真正树立屯堡文化发展的主体性。
地域印记视角探寻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烟火气。农旅融合、康养、数字文创等新业态的出现,本质是传统向现代的内在延展,依托的正是屯堡农业文化动态积淀的深厚资源。通过“地方设计”将地域个性挖掘出来,将屯堡公共品牌的提升、农耕文化的挖掘展示,以及研学教育体验等融为一体。
城乡融合视角探寻接续根脉的路径。正如渠岩在《青田范式》中所探讨的,屯堡艺术乡建关键在于根据农业文化遗产内蕴的关系来探寻发展的线索。并在城乡融合中,构建涵盖文化发掘、美学实践、地方营造、自然教育、儿童美育、展览出版、建筑景观等各种创新动能的联合体。贵州屯堡通过城乡间要素的流动激活了区域共同体,使其具备了实现在地化发展的可能性和现代化转型的资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