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推进我校学校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和新文科建设,探索旅游管理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和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在教育部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专家们的关心支持下,举办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学术活动月暨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新文科建设论坛学院举办学术活动月暨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文科建设论坛——国内知名专家系列学术讲座。
11月5日下午,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邀请教育部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邹统钎教授为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全体师生开设专题线上讲座。讲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部分师生代表以线下形式于雅正楼309参会,其余师生通过线上腾讯会议参加,本次讲座由院长李锦宏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共分为两场,第一场讲座的主题为“中国国家文化公园发展战略”。第二场讲座的主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机制”。
中国国家文化公园发展战略
会议之初,邹统钎教授从全球方面全球介绍了国家公园建设的大背景切入,进而介绍讲解了国家公园和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念定义 ,又。从中国国家文化公园发展过程、中国国家文化公园发展战略、国家公园经验借鉴与比较和遗产管理创新四个方面全面探寻中国创新发展国家文化公园的路径。邹教授强调,要注重让自然回归自然这一重要观念,即对景观的保护交给自然,对公园的管理交给地方。这一理念强调生态的完整性,即要注重物种本身的完整性,物种栖息环境的完整性和生态过程管理的完整性。随后,邹统钎教授向师生介绍了中国国家文化公园发展战略中最核心理念,即打造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与智慧,以更好地推动文化公园完整性保护和融合发展。此外,邹教授还向参会师生介绍了文化遗产完整性框架、博洛尼亚经验和巴黎经验等。而后又着重介绍了让自然回归自然这一重要观念即对景观的保护交给自然,对公园的管理交给地方。邹教授在讲解这一观念时强调生态的完整性就是要注重物种本身的完整性,物种栖息环境的完整性和生态过程管理的完整性。邹统钎教授随后介绍了中国国家文化公园发展战略的最核心理念,目标为打造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原则是完整性保护和融合性发展。此外,邹教授还向参会师生介绍了文化遗产完整性框架、博洛尼亚经验和巴黎经验等。在介绍完这部分后,邹统钎教授从中国国家文化公园发展过程、中国国家文化公园发展战略、国家公园经验借鉴与比较和遗产管理创新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中国应如何创新发展国家文化公园。
在第一场讲座结束后,在座老师与同学们纷纷表示学习到了许多关于国家文化公园的知识,积累了很多在课堂中许多课上学不到的内容,拓宽了专业和学术视野。讲座中令⼈⽿⽬⼀新耳目一新的新概念、新观点,都值得老师和同学们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机制
邹统钎教授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主题向全院师生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话化等基本理论,以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实践经验指出,中国非遗和旅游融合的痛点,重点讲解了可视化与体验化的旅游活化路径,非遗旅游融合业态与文化体验空间。最后通过分析以日本歌舞伎的活态文化传承,与海南槟榔谷非遗生产性旅游话化的综合案例为借鉴,提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二场讲座结束后,在座的师生相互讨论着自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相融合的看法,现场氛围轻松活跃,有部分同学表示邹教授讲述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机制的内容也为他们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提供了新的启发与思路。
通过邹教授两场讲座的讲解,学院全体师生深受启发,进一步深化了对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会议最后,李锦宏院长代表306名与会师生向邹统钎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表示衷心感谢,诚挚地邀请邹统钎教授回国后到贵州大学旅文学院向学院师生讲授更多经验,助力贵州大学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和新文科建设。
文字:黄宝仪
图片:李孟桐
一审:杨 乐
二审:朱满德
三审:李锦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