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文暑期社会实践|“四有青年”实践队寓教于乐 趣味普法


所在栏目:学生活动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7-23浏览次数:309

法治路上,行者无疆,为人民服务,蔚然成风。“四有青年”实践队开展的所有活动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和犯罪预防宣传,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以法为帆,普法为舟,扬帆起航。

图为队员们在布置活动场地


7月20日,正午炙热的太阳也挡不住孩子们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好奇的眼睛和稚嫩的提问展现着孩子们对法律知识的渴望,队员们耐心地解答孩子们那些困惑已久的法律问题,带他们了解法律的基础常识;队员兰薇为他们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一些法律条文,使他们对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引导他们思考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义务。


图为队员兰薇在为孩子们宣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队员们带领着孩子们学习“灋”(fa)字。“灋”是"法"的古字,他们有模有样地在本子上书写,一边被带入神奇的法律故事世界———“神兽决狱”。聚精会神听着能辩是非曲直的廌独角兽在古代法庭上辨别罪犯,攻击无理者使其离去。他们偷偷告诉队员,以后也要像独角兽一样,惩戒那些企图钻法律空子的人。

图为队员李定朋在为孩子们讲解“灋”字的故事


为突出普法的趣味性,引入特色小游戏,将普法与游戏相结合。为更好的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活动设置了团建环节,组建几个小队,孩子们建立各自队长、队名和队训,普法游戏大战一触即发。接下来,根据“灋”fǎ(同‘法’)字的“氵”、“廌”zhì “去”三个部分我们分别设计了“平如水”“辨是非”“去不直”三个游戏环节。

“平如水”小游戏要求同学们将盛满水的杯子里的乒乓球,一口气吹到相邻的杯子里,这个游戏寓意着法律像水一样公平。

“辨是非”要求同学们转动转盘,并回答转盘上对应的法律知识判断题,寓教于乐,孩子们在游戏和欢乐中学习法律知识。

“去不直”环节寓意摒弃错误,去除邪恶,保护真善美。通过“优点大爆炸”赞美环节,培养孩子们发现善于发现美好,关注美好,并分享赞美的力量,做一名乐观自信的阳光少年。

图为翁涛在玩儿“平如水”游戏


普法游戏结束后,稍作休息时队员李定朋亲切而热情地与孩子们互动,“大家觉得12岁要承担法律责任吗?知道答案的踊跃举手抢答,答对有奖哦!”台下的孩子们更是积极的抢答李定朋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当问及给出这个答案的原因时,他们也是自信满满的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图为互动环节队员李定朋在向孩子们提问和讲解


令我们惊喜又意外的是,孩子们提出的见解并非是天马行空和不着边际的,而是有一定逻辑分析和理性思考的。队员们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因为这意味着此次普法活动将会取得比预期更好的成效,孩子们也将会从普法活动中收获得更多、体会到更多。在问答环节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来的求知若渴令人动容,看着他们认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样子,我们似乎看到了未来法律的坚定捍卫者、继承者、传播者。

图为队员罗孝珍在为“答题小能手”颁发奖品


队员们用心感受着在普法游戏中与孩子沟通和相处的点点滴滴,活动过程中的一幕幕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位队员们的心里。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也能看到他们的成长,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眸里多了几分对法律的敬畏,法律的的种子会在他们心中茁壮成长。这一切,真真切切地激励着所有人,“四有青年”实践队将更加坚定在基层普法的步伐!

图为活动结束后队员们与参与活动的孩子们的合影


作为未来国家的主力军,少年儿童的法治教育,法治意识培养是法治国建设的需要,树立法治意识,学习法律知识,培养少年儿童成为依法治国的“后备军”,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部分。同时,由衷希望我们的行动也能为推进“法治乡村”的建设出一份力,让法律秩序、村规民约和乡村道德建设互为经纬,法治和德治协同发力,建设一个利益有保障、纠纷能化解、矛盾能消融的乡村秩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安定有序的社会软环境。




文字:杨秋益  李定朋  黄天成  罗孝珍

图片:杨雨萱

指导老师:向富华

编辑:罗孝珍

审核:王迪  晏超  向富华